30.6.10

轉載: 父權、馴服

C09 新園地 斷章寫義
By 愛 瑪 2010-06-16


他愈對她不好,她卻愈想得到他的認同。除非直至她有另一個爸爸,就如母親改嫁了一樣……妹妹盡力伸出手的形象,和兒子的決絕態度形成強烈對比。妹妹仍希望建 立連繫;媽媽完全把連繫轉到另外一個人,兒子則是奮力剪斷連繫,卻逃不過父親的照顧……把權力用於來保護兒女,實是父權的另一面。受落的兒子最後在“九一 一”裏死亡,似告示一切表面安好,卻是末日來臨……完全被馴服的兒子,一死以謝天下,卻無減父權所帶來的傷害……而片末妹妹拖著父親的手,不是幸福未來的 預示,更似一個女孩逃不過注定要被馴養的命運。

【〈《驚動了愛情》驚動恐父情結〉,林綸詩/影評,《信報》,二○一○年六月十日】影評有時候比電影還好看。不在於評論者是否準確解讀了電影的語言,而在於評論者本身的社會視野,她/他所關注的現實問題是什麼。

如果沒有影評人的延伸,大部分人可能只會把這部影片視為“親情與愛情”的探討,一個“強人父親愛護家人卻不獲理解,最終落得妻離子散”的老套故事。而引入了 “父權”,這個可以追溯到希臘神話的古老權威作為解讀元素,話題就變得很有社會性和文化性——如果每個人心裡都帶著受到父權的保護/傷害的陰影,來自個體的情懷匯聚到社會上時,會出現什麼狀況?

八○後、九○後的相繼躁動,當中有多少人是影片中的“兒子”?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,面對強權冷漠的 “父親”,覺得做什麼也是徒然,如今奮力要剪斷連繫、掙扎著不被馴服。又有多少人是“妹妹”,就算被不禮貌的對待,承受著傷害力不比體罰輕的冷暴力,仍然 變著法兒要引起“父親”的注意,希望最終能得到他的認同?又有多少是“母親”,以為換一個“父親”,就可以換來一個希望?當然,不少人最終靠向父權,遵循 千古不變的馴養定律。

我們的身上,都有著馴服和被馴服的遺傳因子,每個人的成長過程,都是馴服和被馴服的搏鬥。

re: 《驚動了愛情》驚動恐父情結

29.6.10

The Anatomy of Timo Raisanen 剖析瑞典出品

瑞典品牌在國際市場愈見厲害,單看IKEA和H&M,便可知一二。小小的國家,卻是多產的出口國。不過成功的零售策略歸策略,它們的設計並不是驚天地泣鬼神。要衝出國際,其實只是用了最平庸和普及的手法去做。

故此,瑞典獨立音樂人Timo Raisanen反而有點另類驚喜。關於Timo的崛起,也與H&M有點同步。不過除第一張大碟,較引起話題的作品,其實要到2008年的翻唱專輯 ...And Then There Was Timo。當中大集燴全通殺,由Whitney到Mariah,AC/DC到Radiohead的作品皆存。別介意他濫,結果也獲好評,是走向國際的第一步。

今次回歸自己作品,卻隱約還見「致敬」之跡:頭炮Cocaine令人想起Eric Clapton之作,同樣以Cocaine擬人化。但當中提到的White Lines更是Grandmaster Flash的名作。不過以上兩首一首歌頌一首警告,不能憑此而知Raisanen對可卡因的定向。不過瑞典作為極度反毒的國家,也不難想像國際化的他要離經叛道,細嚼歌詞後,其實除了有點點羞愧之心,都是關於舒服的感覺。對於嚴打毒品的瑞典(在西歐是出名注重),這首歌可算超出底線,卻也可看成挑戰瑞典式穩當,真正以獨特性殺出國際。

可卡因是邊緣主題,另外Outcast 一曲同樣遠離俗世。不過,想必每位愛音樂之人,閉門聽歌,或塞上耳筒時,誰不是當自己是outcast一名? 進入自己和歌者的空間,有點孤獨兼無人了解,卻令人沉醉其中。「a voice has always told me where to go」絕對是「耳筒人」心聲,而「who's gonna take me home?」更滿足了遊街浪人心聲,是為我全碟的樂迷至愛。

從來覺得獨立歌手製作的音樂,都容易聽得到咬字讀音,不知是否與獨立精神的簡約或未加工(raw)的傾向有關。聽Raisanen的英文,總覺得清晰,字字聽得出意思,有點像香港人唱英文,往往能讓我這個香港樂迷領悟到九成。一半印度、一半瑞典血統的他,其實是以英語為母語,只是英文單純簡潔。有點像我們的Ketchup。他第一首solo作品(及後發展至專輯名稱)Lovers are Lonely,就很有Ketchup味道。碰巧這張新專輯壓尾歌 We Are All Gonna Die,歌名也很有茄汁味。大概Lovely Smile(Ketchup, 2001)都教我太深刻。覺得他是非英式的英文歌,其實是想對比香港的英文歌,這種熟悉感也可能只是一廂情願吧。他的易聽及非正宗英語特色,其實才是感動無國界樂迷的必殺技。

28.6.10

Track Review の 音樂為何

Rap Along Song 農夫

繼O'FAMA專輯後,農夫似乎對自己寫歌不寫歌、得不得到認同的主題窮追不捨。這類「理想自白」歌,是陸永C君的拿手好戲。當年一首《456Wing》打響名堂,農夫亦從此成為自己最佳的代言人;O'FAMA可被視為當紅後重新回顧,但《Rap Along Song 》又繼續差不多的吟吟自唱,就是重複了。幸而形式方面有唱有rap,當是聽多一點歌喉。希望他們不再重複,是因為知道他們有能力和創意做得更好,別墮進創作人的窮胡同。



Fool's Day Blur
其實重複不是問題,農夫大概可以以另一角度去表達寫歌熱誠。繼2003年,英國樂隊Blur終於再走在一起。事隔七年,沒有攬頭攬頸說重聚,也沒有滄桑感嘆說唏噓,更沒有太過刻意說理想。主音Damon淡淡寫來英倫典型生活——麥皮弄好,湊仔返學,騎上單車,再由一幅幅倫敦風景﹕Woolworth's 、Ladbroke Grove、subway,移到文化場地、劇場,最後以他們自己的studio為終點。很「english」的過渡,以景說情。世界萬物回到音樂為動力,加上既懶惰又富節奏感的音樂,好美!

23.6.10

歌者的自白與顛覆

緣起小克在《東TOUCH》創作了《一絲不掛》的惡搞版——《一支得》,原唱者陳奕迅看到漫畫後,竟然嚷要唱。小克改編歌詞不是新事,陳奕迅也是好玩之人,此舉特別是在於為何陳先生會選擇這首歌。不是《2001太空落油》(原曲《2001太空漫遊》),也不是《沙蟲》(原曲《沙龍》),更不是其他小克改編過的佳作,而偏偏是此時此刻的《一支得》。以他這樣身價地位的歌手,翻唱一首山寨歌曲,在電台 節目「雲妮鍾情」只唱一次,不為名也不為利,為的可能是替自己的純愛歌路形象加一點社會注腳。

受室內禁煙的影響 (還有電影《志明與春嬌》的效應),吸煙與不吸煙不算全城話題,也算社會共鳴。《一支得》是關於一個煙民的故事,以吸煙者寂寞痛苦及被追打的過程,間接勸人戒煙。雲妮在電台節目說小克想過以此曲為癌病基金籌款,可知歌曲雖過癮好笑,但背後意圖是有多善意。而這正是陳奕迅親身演唱的意義——他不是挑從前小克填過的什麼改編歌,而在陳也未必自知的情況下,選擇以惡搞去關懷社會,這也正是他對自己形象的顛覆。

自白非「自白」

那陳奕迅的形象是什麼 ?大概可以說成是歌唱事業的「自白」。或許「自白」這個形容太自我,陳奕迅在樂迷認知裏的「自白」,也就是市場策略的定位。陳奕迅當然是情歌王子,歌聲好聽,唱出戀人心聲,卻不致於首首K歌。愛迷樂迷有口難唱,惟有靠Eason代言那最窩心的滄桑及深情。不過儘管他是如此走紅,陳奕迅卻是志不止如此。在現今樂壇,他的聲線無可替代地成為情歌的最佳代表,但也因為近二十年香港樂壇以情歌主導,「好聲」反而規範了他的歌路——除了情歌,他無路可逃。不過,他選擇顛覆,正是在樂壇以外、一切市場定位的遊戲規則以外。聽他的訪問便知道,他自己的性格與情深似海或傷春悲秋相反,其中他很喜歡的一首歌《最後今晚》,關於新郎婚前的最後一晚,他說最愛一句「最後今晚 明晚只得冷飯」正正顯示了他是「深情」的相反,而且還帶點刻薄,他認為這才算「一矢中的」。這就是真的陳奕迅——至少是陳奕迅其中一面,其中一個很少在他的歌路中出現的一面。

這就是歌者自白的矛盾之處了。自己想唱什麼主題、傾向什麼價值觀,在香港樂壇往往是市場決定,而非自己。從前,Beyond還可以唱種族歧視,黃耀明還可以唱同性或禁戀,但現在社會性或小眾話題少了,謝安琪和RubberBand還是被人當小品。


正經╱惡搞 誰夠資格?

除了社會意識較強的主題,歌者的自白經歷從前也廣為樂迷認同——樂壇在主題上是更開放和多元,當然也必是來自殿堂級人馬。張國榮勇敢地唱《我》:「多麼高興 在琉璃屋中快樂生活╱對世界說 什麼是光明磊落」,但現在泳兒唱《無緣罪》:「回家歸隱更好嗎?離開風吹雨打」,總是覺得不夠份量,更遑論資格;關楚耀唱《一年》也不會像羅文的《幾許風雨》,不是一年和十年的問題,只是關真的沒有「一個我默然承擔起一切怕什麼」,而羅的「看透世態每種風雨」至少是不容置疑。如今歌手少了獨特氣質,同時也只像挪用一部分的明星經歷作為「另類」主題,實際是其實他們都扛不起這樣的「我口唱我心」的題材。

陳奕迅其實也明白這個道理,在如今什麼都講求輕巧的年代,即使他步向殿堂或宗師地位,他也從不拉嗓子唱滄桑:在非情歌還未能成大勢時,他更沒有選擇刻意背棄深情路線,真正想唱出自己的態度或赤裸地表達一下社會意識。他倒不如走「法律罅」,假手於人,再拿來翻唱。於是他是非正式地唱《一支得》(絕對只限電台節目播出,甚至連籌款歌曲也不做,雲妮一再強調只是作最簡單的一次式播出──當然,YouTube上的點播率其實也早比得上一隻單曲發表)。他笑言若自己不唱,就會被王祖藍拿去了。這也證明Eason即使不是有意識地,也算是刻意地以惡搞精神,顛覆了自己本身的固有形象。而這第一次與深情形象正面衝擊的,就是對禁煙戒煙的社會性關心。在當代樂壇,他可是第一人。

延伸:


14.6.10

Track Review の 世盃Special

《細街盃》 RubberBand

主音及填詞六號說,香港真的有不少人以為非洲是一個國家。

從 來,世界盃或奧運及其衍生版都是振興國家/城市經濟及名聲的機會。所以當南非舉行世界盃,而(立法)首都又在開普敦的時候,那麼大家一定可以推斷南非是一 個國家(不知會否令人好奇一查,南非也是全世界唯一有三個首都的國家)。當開幕前已有搶掠不斷,香港可是更好的觀賞距離。但眼望遠方,卻大多忘了身邊的非 洲朋友。RubberBand唱的卻不是遠遠的南非,而是聲東擊西,由世盃拉回來香港版圖,歌曲不單不只說南非,而是從非洲這塊大土地所來的居港非洲人。 由從喀麥隆來的搬貨工人,到鄉下「加納某海邊/現專收手機與電池」的街頭黑人,踢波如搏命,一隊非洲球隊在香港如何混?只聽歌曲不足夠,不妨看看誠意 MV,非洲土產風俗及動物(例牌African images!)crossover香港的非洲人,音樂錄像頓成紀錄片,反映現實的意圖,在流行文化圈實屬真誠。


非洲人在香港

不妨借題發揮,同時受歌曲響應關心下本地非洲人。除了安庶庇街(MV中的大坑、銅鑼灣地段),更易被標籤的非洲人集中地熱點就是尖沙嘴。在重慶大廈 內有香港少見的非洲菜,老闆說是為非洲生意人(包括烈日當空收舊手機的他們)而設,因為在香港太少非洲正宗菜。地面層還有一間賣街頭服飾,闊tee還有非 洲大小國的國旗。世界盃前夕,店主入了球衣,自己則是支持法國隊。就像菲律賓人支持西班牙和美國隊,香港人支持英國隊,殖民者最大的收穫原來是世界盃多了 很多支持者。然後世界各地殖民者與被殖過者都一起歡呼。「願望每個鄉里/今天覺得完美」,世界盃期間,鄉里更多,更給個原因和機會,讓人了解足球場以外的 萬國旗。

11.6.10

《驚動了愛情》驚動恐父情結

可能會令一些「情」迷失望,《驚動了愛情》驚動的不是觀眾的愛情神經,而是那不少人無法磨滅的恐父情結。

低 角度遠攝,再加男主角自覺的擺姿弄態,畫面上的美學都太刻意,幸好不是每個鏡頭如是。再有希臘神話的參照、甘地的名言,以及Sigur Ros的音樂,刻奇到不得了。其實沒有文藝、甚至愛情的包裝,單單是電影對父親形象的探討,已是足夠令人深刻。太多的枝節,反而有點吃力不討好。

以自殺弒父

逝 去了的哥哥一直是父親的罪證,受不了嚴父的期望和壓力,自殺去了,只剩下弟弟讓仇恨延續下去。哥哥曾經留下希臘神話一書,像是遺言,伊底帕斯的故事更給弟 妹作個暗殺密令—我們都要刺死父親。以為英文片名Remember Me是如Tyler (羅拔柏迪臣飾) 胸口前的紋身,要念記哥哥Michael,誰知到最後竟是Tyler一死以謝天下,Remember Me是這位和哥哥同死在二十一歲的弟弟,希望對家人、愛人和觀眾說的:我接受爸爸那一刻,正是我要死之時—這亦是異貌同質的弒父結局。

電影 以他的自白就更顯得適合。他每一句說話、獨白,都是要為自己留一點痕迹。他引用甘地的話:「人生中你做的任何事將會是不重要的,但最重要是你一定要 做。」(Whatever you do in life will be insignificant. But it'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do it.),那是他的人生宣言,起初只認同前半,後來慢慢明白後半,卻是與逐漸認同父親同步。強權冷漠的父親(皮雅斯布士南飾)令他覺得做什麼也是徒然,對 血緣親人的憎恨,化為對自己的頹然,令他消極地過日子。暴躁、被動、逃避,直至爸爸為妹妹緊張,更實質浮面地做爸爸,卻令他最後死在爸爸的辦公室裏。

妹 妹Caroline剛好相反,同樣缺乏父親的愛,導演用另一套影響套在女孩子身上。當然不能籠統地把這二分為男女不同的反應,但妹妹的態度也正是媽媽的雛 形 (妻子從來對丈夫也有戀父的情結)。無論父親如何對她沒禮貌,癡癡地問為何爸爸不愛她。她還傻傻的希望爸爸會看她的畫。他愈對她不好,她卻愈想得到他的認 同。除非直至她有另一個爸爸,就如母親改嫁了一樣。

希臘神話宿命論

妹妹盡力伸出手的形象,和兒子的決絕態度形成強烈對比。妹妹仍 希望建立連繫;媽媽完全把連繫轉到另外一人,兒子則是奮力剪斷連繫,卻逃不過父親的照顧 (以律師身份幫他保釋)。電影極力把這條線與希臘神話的宿命論扯上關係,其實卻不如另一條故事線有力: Ally (艾美莉迪韋雲飾)的父親是個警察,媽媽卻在她的眼前被匪徒活生生用槍打死。父親的控制和佔有欲來自因保護不了母親的內疚感,卻造成宿命式的結果。 Tyler父親的律師職業,跟Ally父親的警察職業,成為對兒女緊箍的魔咒。

最後父親以專業身份的資格及權力,令欺負妹妹的同學被迫遷 校。像神一般地降臨,兄妹都受落了。把權力用於來保護兒女,實是父權的另一面。受落的兒子最後在「九一一」裏死亡,似告示一切表面安好,卻是末日來臨。臨 死前,Tyler發現父親電腦有他們兒時的相片,大大感動,卻原來成為他人生最後看到的安慰。完全被馴服的兒子,一死以謝天下,卻無減父權所帶來的傷害。 若父親從小至大,都是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親人,那幾張相片算不了什麼。而片末妹妹拖着父親的手,不是幸福未來的預示,更似一個女孩逃不過註定要被馴養的命 運。

An Education的非傳統「教育」


電影An Education以1960年倫敦近郊作背景,原聲歌曲貫徹電影主題,可以說是值得獲很高評價的電影配樂——選曲和敘事配合得天衣無縫,不造作但挪用得極致。絕不限是互相利用。

電 影講述十六歲的女主角,因邂逅三十多歲的男人,已得到截然不同的眼界,也就是不一樣的教育。傳統學校教育、追求入讀名牌大學的理想,與有錢給她物質和文化 視野的男人、和做他妻子的另一種未來形成先後對比。男主角David以金錢為她買來的文化藝術經驗,也與她在學校得到的互為矛盾。她作為女孩和女人之間的 階段,也正是六十年代baby boomers解放前後的代表。於是音樂不單是那一代baby boomer的「飲歌」,更成為她獲啟蒙的象徵。

英 倫近郊,本身就有着偏離中心的意義,歌曲雖多是舊曲,但不用較典型的做法——不以當時反映青年偏鋒的R & B或搖滾,而是找來soul jazz:Tell The Truth (Ray Charles)、Sweet Nothin's (Brenda Lee)、Comin' Home Baby (Mel Torme)等,伴着Jenny接觸社會、受到衝擊的過程。用上這麼詩意的表現手法,也大概與她本身的品味有關——渴望長大、接受啟蒙的她熱愛法國文化, 對其奔放及自由充滿幻想。故Juliette Greco的歌曲也來得恰到好處,在電影裏更是必要之作。第一次Sous Le Ciel De Paris的出現,是Jenny巧遇David之後,回房間開大音響邊聽邊唱,爸爸立刻拍門,說那不是「課程」的一部分 (Jenny父母望子成龍,要她一定要考好高考),要她停止聆聽。這首歌成為父母原本期望的障礙。第二次Sur Les Quais Du Vieux Paris則是Jenny與David一起後,他歷史性地帶她到夢寐以求的巴黎,而此時Jenny的父母已完全接受David,並為她和他一起而沾沾自 喜,父母的期望一百八十度改變。至於女主角,Juliette兩首巴黎之曲緊扣着她的夢想——不只是法國文化,更是David作為視野及愛情的第一扇門。

到 最後,Jenny發現一切都是謊言。她努力回到校園,重返原本的理想,全都變為純音樂。直到最後一首片尾曲,是Duffy的Smoke Without Fire。每一句都是為Jenny而唱,「You never loved me you were never true. There's no smoke without fire, baby, baby you're a liar. 」音樂、歌詞重新成為Jenny的一部分,但意義大不如前,不再是關於夢想、愛情、美麗大世界,而是被騙的感情、永不磨滅的傷口,從此她平實地繼續活下 去。

1.6.10

由宿命共鳴去說五月天

五月天一年一度又於5月份空降香港。台上依舊青春親切,台下如常熱情光藍。其實五月天的演唱會很有宗教色彩——那當然是藍色。今年如以往一樣,歌迷由頭唱到尾,沒有一首休息過,難聽到阿信獨唱,是我一點點的遺憾。阿信在聖祭台上,還是有叫大家拖手,還是有叫大家拿電話出來做閃亮星星,但歌迷們都不願放開他們的藍色螢光棒。這樣的膜拜和忠誠,幾乎是獨一無二的。

阿信和五月天所栽種的種子,在歌迷心中牢不可移。從五迷如何熟背歌詞,而且字字深情鏗鏘,我們可以知道,五月天最厲害的,是對城市人宿命的描述和態度所引起的共鳴,此所以我說他們是宗教式的。


自己就是夢想的敵人

Mayday教條不是說道,而是以人人必會遇到的命運為主題,那幾乎能擊中任何一個人的心坎:由成長的代價、愛情的傷口、磨蝕的心靈,到獨立的自主、永恒的青春、後悔的洗滌,還有近年愈見明顯的自我肯定、重新開始、尋回主權。他們每年的medley都可以不同,但亦不難組合,因為主題核心都一樣。

十多年來,不難看到阿信所填的都是同一個態度,隨手拈來DNA可以是《人生海海》的延展(奪回自主權),《離開地球表面》是《瘋狂世界》的後篇(逃離煩擾通規俗條),而阿信每次新寫,都加一點點變奏,這並非用詞和包裝上,而是態度上會有點發展,認命、應對、希望、轉化,十多年來是進行式的一直靜靜滲進歌詞。例如近年會加上多一點怯懦,反映出後青春遇到的制約(今次演唱會播DNA錄像時,有一句「自己就是夢想的敵人」,就是這種走多一步的深思)。


青春和後青春

今次演唱會,阿信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。他說知道近兩年才有人喜歡五月天,叫他們不要害羞請舉手,然後打趣說讓大家一同嘲笑╱歡迎他們。他自己口講亦心知,這班人是「上了年紀」。作為五月天的主填詞人,他不僅明白人生的遊戲規則,更重要是明白引起共鳴的規則,把前者應用到後者。在這個城市人宿命的主題裏,他不斷演化,卻從不離開城市通病、普遍情感的範圍。

這樣五月天的火箭不單可以一直載夢想的烈士,而且還不斷令人加入。

每次近距離的面向五月天、一個場館內的同步吶喊,熱血沸騰到頂時,時光像會在剎那間停低,然後可以看到身邊的人,如何忘我,如何投入,如何拖手大合唱,彷彿不知道時間已經靜止了。

大家為他們這麼瘋狂,不單是為那鼓勵你不斷向上的勵志歌詞,更到肉是那道出對失去的傷痛、對成長的無奈、對社會的迷惘,像《你不是真正的快樂》,一歌道破百樣後青春的悵然。


距離的美

五月天是在最適合的距離,那是他們的成功之道。一當然是地理上的距離——他們從不紮根香港,但也從不忘記香港。

其實不太懂國語的香港,是他們的一個是家不是家的home sweet home,卻令香港樂迷更珍惜他們,久不久還可以買張機票去朝聖。

但更有趣是青春概念上的距離——對很多喜歡他們十年以上的,他們是青春的印證,但對更多人來說,到投身社會才被他們「啟蒙」的,必愛得更熱烈,因為他們唱的是《後青春期的詩》(2008年專輯,後來更成為九把刀小說的靈感)。那種永遠和青春有距離,但又不斷把它重提、回憶、反芻,正中每一位其實早已失去青春的人的共鳴。

放諸香港,為何「後青春」是重點,或引用五迷用語:是穿透靈魂?中學去情感消費這種音樂,是因為五月天為他們填上青春的顏色。

但是,對早已長大成人的後青春一族來說,脫離校園後才愛上五月天,是因為五月天能為他們唱出後青春的無奈,夢想的追尋是理想一籌莫展的變奏,任性的保留是對社會僅可以的控訴。而且可憐的香港人,大都是脫離那恐怖的考試生涯,才能回顧夢想,才有閒暇去想清楚。

五月天是個神話,在台灣是,在香港更甚。每年他們來香港,都是像聖祭一樣,而且必定爆滿。無論在台灣他們是不是被其他樂隊蓋過風頭,也無損他們在此的地位。

歌迷的年紀跨世代(也可能後青春的人其實才能更深切體會歌詞所言的無奈、希望和擊破)。他們以台式深情,再加上節奏拍子、青春夢想、打破孤獨,更重要是五月天命題裏那種積極的看透,卻同時有理想的肯定。歌加詞的力量,像味精一樣,一聽即擊中感蕾 (亦此所以有人說他們並非搖滾,而是普普流行曲,但這都是題外話了),令人一聽振奮,二聽難忘,永遠忠誠。

絲襪小姐 十步一景的驚喜

絲襪小姐《就等故事都經過》

絲襪小姐賣弄的不是性感。這可叫人失望。這是自2003年出道以來的第一張大碟,不用絲襪騷腿,當然也值得大家留意。台灣實力樂隊加上鄰家女孩聲線,儲夠實打的Live經驗,才養精蓄銳出碟,以為又是太過意料之內的台灣樂隊公式?他們卻給你不一樣的驚喜。

剛來香港首演的甜梅號,其中一個成員小白也是絲襪小姐的吉他手。純熟的技巧自然是保證。甫出道,有人形容他們的音樂為醇熟,醇厚且熟香,像可以做紅酒的葡萄,不免少了歐陸式想像,更與Lorna比擬,讓你未聞其聲也會大約猜到他們的味道。作為香港人,我卻聽得一步一驚心,明明遠在寶島,卻有小時候的似曾相識感覺。差不多聽了一半,竟然想起903 DJ Mini出的《豁達崇拜 音樂明信片》(請來的音樂人有林一峰、李端嫻、亞里安、王雙峻等等,是以環境音樂為題),他們的音樂同樣帶點dream pop,加上雨聲、環境音、電子樂……這是第一個親切的驚喜。

那些小提琴,還有口琴還是手風琴,可能都是關於較個人的回憶。但客觀來說,他們的編曲是很細心。這不一定與樂器多寡有關,而是樂隊對每件樂器的尊重,讓每一首歌都聽到他們的存在、不同的角色。Run Away With Me的影像感、《我會在那裏跟你說再見》的哀傷、《去旅行》的忘不了,由小號、琴鍵、木結他悠悠帶出,電子音樂只在適合的地方出現,不過火……這是第二個恰到好處的驚喜。

無論女孩用多麼不同的調子去說故事,始終她還是她 (主音是個擁有男兒頭別名的女孩,小龜)。有層次的編曲讓人期待有層次的和音。聽畢九首,在第十首《我家也有綠油精》竟然在聽者的夢裏出現了一把男聲——另一個寶島兒子的聲音。歌曲是離家打拚的年輕人唱給家人的歌,即使住在沒有城鄉之分的香港,聽者也一定感傷。這是最後(給我)的驚喜。

而所謂十步一景,就是每一個歌曲故事,確是截然不同的風景。雖然都是出自主音小龜的手筆,但每一首曲風都有特色。慢歌每一首也動人,沉靜的、冷嘲的、哀怨的,反令逢Live必唱的打band歌《下雨的墾丁》成為最行貨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