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時無刻都會想起周星馳。連看另類情色片也如是。容易想起星爺,不只是想起他的抵死對白,或騎呢妙計,還有他的自省和發現。平凡,但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,要奮鬥才成功,要放下執著才修成正果,要承認自己才有資格好好活著。
當主角偉達出入精神病院探望媽媽,大家又視他為救世主,而他又不肯承認自己良善的一面,只願不斷用「性癮者」的身份在人生中混下去……整套電影,無法不叫人想起周星馳。
記得在《回魂夜》裡,周星馳扮演捉鬼大師,雖然他是住在精神病院,但似乎如有神助,絶橋和技術皆具,救世主與痴線佬僅一線之差。《窒色》的主角偉達同樣出入精神病院,但不同的是,他是探病者,卻也是在精神病人間變了救世主。由一些無傷大雅的「認罪」工作開始(即把病人的心理創傷罪魁都攬上身,包括非禮阿婆、偷阿嬸蛋糕等等),到變成神的孫子 (有人指出他受耶穌包皮授精,即他的兒子),在精神病院這個異域裡,成就了在外面「正常」社會的不可能,一個賤精竟然是上帝,一個騙財的人竟然就是大家的救贖。《回魂夜》的周星馳同是這樣,身為精神病人,只是在外面正常環境的不正常危難中,精神病院出身的他,可以救亡救世。精神病院作為一個「救世主工廠」,在不同電影裡都是個好選擇。英雄和異類都無法彼此。
《窒色》主角偉達竭力擺脫作為半個神的命運──不是要擺脫它的無稽,而是切實地想拋開「好人」的標籤,更像《功夫》裡周星馳只願做黑幫而不想做好人一樣。 他表面上拒絕這個荒謬的身世,但更深層是他不願意去接受自己是個真好人。他要做盡壞事,沉溺性愛,騙取同情。對於自己不恥的行為,他理直氣壯地歸咎於自己不快的童年,樂於做個徹頭徹尾的「壞人」。但最後,一名精神病人道出,他那經常出入監獄,不斷拋低他又回來的媽媽,其實一直感激偉達無私的愛,因為無論她怎樣對他,他都不離不棄,那名精神病人聽畢,更真心愛上了偉達。偉達簡直不敢相信,但最後也領悟到哪管是邊緣人,忍者或癮者,擁有幸福或缺陷的童年,其實每個人都能選擇做個什麼人。即使是或不是神的孫子,他一直也做了個孝順子,這不是為了什麼,而是他自己實在的選擇。戲裡最後一幕,他又隨處做愛,如像從前一樣,但不同的是,他清楚自己的選擇,不再以沉淪作藉口,如像周星馳從天上飛下來那一下如來神掌,打通了混沌,人生的意義,莫過於認清自己,然後決定好自己的路,清楚知道自己如何好好走下去就是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