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報財經新聞 C04 | 影音地帶 | 影話 | 2011-11-03
電影未上畫,已感受到胡夏的《那些年》多麼動人,電台裏熱播的熱播,面書上轉載的轉載。進戲院看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,才知道其真正威力還是在於身處電影文本之中,可以獨立於電影,但也是救了電影。
或許不該說是救,電影大賣,何須需救焉?但若你略嫌它所說的青春避重就輕、設計堆砌,大概會因為這首歌而為電影加分。
《那》不是不好看,也不是不動人,而是屬於一種想像的青春,能令觀眾以為那是他們錯過了的青春,於是以無比的羡慕心情,去懷緬其實從沒有這樣發生過的戀曲。那其實與易上腦的流行曲無異,也就是動了販賣感動方程式而已。
不過,也就是不過,幸好還有最後回帶一段,有人甚至說那是全片唯一最不多不少的部分。末段的音樂錄像總結,配以歌曲及加回吵架全貌,才呈現了青春真相。這個flashback不僅有過度耀眼的青蔥片段,重點是包含了之前未曝光的細節——原來在吵架後,二人分別在兩個不同的地方痛哭,無疾而終的感情才頓添真實,心水清的觀眾方才得到答案。二人沒有再找對方,之前可是經歷一場痛哭和掙扎。片末的零碎剪輯拼出青春最完全和真實的痛——快樂和幼稚以外,對感情修補及昂步前進的無力,也正是成長中最大的課堂。於是,歌曲《那些年》譜出的總結音樂錄像,就成為不偏不避、真正的青春奏鳴曲。
說初戀,近年最深刻之作不得不提日本動畫《秒速五厘米》。此片同樣以一結尾曲《One more time,one more chance 》來做回帶。
愛情對白的潮流
如《那》的高中、大學、結婚三重奏,《秒》也是用三段結構描述初戀的始終,一是年少,然後是高中,最後是畢業之後。在最後兩段,初戀的女主角都缺席,剩下茫然的男主角 —— 快樂、孤獨與缺失隨三段時光流逝滲出淡然的哀痛,回帶重複的場景甚至只是空鏡,仍令人感受到初戀無處不在、失戀無孔不入的境況。歌曲《One》 與《那些年》都耐聽,那不是旋律上,而是情感上。但因為《秒》令揮之不去的寂寞更真實地存在,所以是更高一層次,與《那》不同,它不用定格於青春作為細味愛情的手段,而是讓每個人無論任何年紀,還能切身地在當下感受到愛情長久的魔咒。
青春的總結音樂快鏡都成潮流,是幫補,也是升華。不少戀愛電影更擅於以對白或獨白作配樂,在《秒》裡亦有二人交叉對白才接到MV。近期台灣導演林書宇的初戀電影《星空》亦以主角小美的獨白去一併總結初戀、成長及渴望。 另外印象中最深刻是《戀愛起義》,三段戀愛故事以一段林海峰DJ 式獨白作結,卻成最具影響力之部分: 「最近,我很喜歡一個人,自己一個人..」把三段的愛情片段歸一,那也是一種魔力。
以上是正宗電影Ending MV,先有交叉獨白,再放音樂加回帶及空鏡,雙重處理擊中心臟和淚腺.....
女傭記 - 天使變魔鬼
-
我和很多認識的人,和傭人關係很好。大新聞發生,土生土長香港人虐待印傭,很多人同情,也有很多人說他們虐待少主或老人時,咪一樣。
其實傭人真係有好有唔好,但我自己經驗所得,真係你對人好,人地唔會對你太差….我長大期間,有幸有兩個不同的菲傭在不同階段時照顧,有一個特別close。婆婆的傭人也是從小睇到我大,然後便是現...
5 comments:
喂原來我地既電影taste好似。你有冇睇《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》?雖然冇深刻既配樂同插曲,但成個故事就好似《九降風》系列既一個胎死腹中版本......
在面書都有人舖了《他們》的trailer, 我還以為是電影,即然你都推介, 等我睇返先 :p
《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》是五集各一小時的台灣電視劇,後來經剪輯後濃縮為電影版搬上大銀幕,名為《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-精華版》,成功造就了一個又長又難讀的電影名稱 lol
在你留這個言之前的兩秒, 我剛在hkaff的冊子看到精華版的介紹!!! 哎, 真可惜, 早知買飛 :(
(細細聲)其實youtube上面有曬成套電視劇...重要係高清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