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.2.11

翻唱之神 —— 重唱是奪權、整合還是反芻?



打開收音機,翻唱歌鋪天蓋地。新人舊人拿著更舊的歌重新演繹,不只是星光大道偶像的專利。翻唱風在這幾年吹個不停,由「勁歌」翻唱為主軸,到專輯翻唱為主題, 好聽就是致敬,不好聽就是食老本,分別就在於你重唱得神不神。

由專輯談起,新加坡女星陳潔儀剛推出《重譯》一碟,是今年的首張翻唱專輯。不同於同輩的藝人,這張專輯既不是標榜技術remaster,也不是有什麼主題噱頭。她自選了粵語、國語及英語經典去重唱。陳潔儀算是舊人了,比起很多同是新加坡女星,是晚來的重唱。
 
雙重致敬vs暗中挑戰譬如孫燕姿,當初出道兩年已推出自選翻唱專輯START,近一點,就有Olivia Ong,以重唱英文老歌為主打,去年更開始唱國語歌,在音樂會紀錄《夏夜晚風liv e》及香港的現場表演中唱起王菲及那英等的國語歌,令一向偏重oldies 的風格中更顯親和感。今次前輩陳潔儀就一於連粵語歌也包抄,選了〈浪子心聲〉、〈明星〉這類八十年代初期的粵語經典,另外還有〈追〉(張國榮版,1995)。有趣的是,後兩首本身也是翻唱熱門,而且翻唱者葉德嫻及張國榮比原唱更成功,對陳潔儀來說,這樣的選擇顯然既是雙重致敬,也是暗中挑戰。

可惜陳潔儀在唱廣東歌時,太過用力去不用力,只靠自己的聲線卻沒有樹立新曲風,令幾首歌淪為酒廊式翻唱。英文歌One of Us (Joan Osborne) 及Bridge OverTroubled Water(Simon & Garfunkel)等自然兼省力的唱法也令她遇上前幾首粵語歌的問題。新加坡歌手一向是中英夾雜的代表,其雜亂無章的自選法也是最具體的反芻,但既然不是做到首首出色,四處借歌的做法就變得隨意。幸好其他國語歌如〈兄妹〉及〈你把我灌醉〉等,頗有自己風格,用深厚的聲線去唱,甚至比原唱更有男人味,為專輯挽回分數。


做一張重唱專輯,主題是重要的,否則與聽你唱K無異。雖然發燒天碟不該包含在此列,因為hi fi本身以翻唱作基點,但講到主題,也要提提復出的呂方。配合快將舉行演唱會的他,在翻唱概念上就有較統一的做法— 全選女歌手作品的Tou chingMoments 剛剛推出,清一式女歌男唱。這一安排頗有噱頭,至少DJ 也能介紹多句,感覺上也較認真。



要討好的還是新一代一張又一張、一首又一首的翻唱作品,各歌手們究竟是要坐上懷舊的搖籃,還是要證明自己唱功非凡?方大同在製作Timeless(2009)時,解釋其重唱理念來自重溫: 「……讓自己永遠記得回歸起點,看見自己在每一個當下被音樂牽引的感動。」翻唱選集往往反映歌手的品味,但也是愈有音樂素養的,才能有如此效果。

不過當翻唱作品愈來愈多,自然就令人懷疑是銷量低迷期的省錢但搶鏡手段。老歌陰魂不散,做得好的不至於奪權,也可以做到跨世代——讓新舊樂迷同能欣賞傑作。

記得同在2009 年,莫文蔚出了《回蔚》一碟,網上看到一歌迷發表了有趣的評論。他起初覺得莫文蔚在擦他爸爸的鞋——唱一堆舊歌是什麼意思,又想刮一筆上一代的錢嗎? 聽畢專輯,卻覺得不得了,原來是完全的新瓶新酒,爸爸不會喜歡,莫文蔚要討好的還是自己。結語是毛澤東的一句話: 「世界是我們的,也是你們的,但終究也是你們的。」短短的網評,足以看到歌迷對翻唱者的心態——不理你是曬冷你的品味,還是根據市場的導向,總之你把歌曲處理得我心服口服,不是一味只叨原曲的光,我們就看得起你的重唱。《回蔚》一碟除了有豐富的編曲處理,莫文蔚的怪聲亦可記一功,她不是典型靚聲,卻能以獨特的聲線聽得你心痕痕,把原曲輕易轉到自己的旗下。

若說至今還是殿堂級經典、完全技術性壓倒原唱旳,就必數黃耀明的《人山人海》,除了來自明哥與原唱人相反的方法演繹,還有就是製作班底人山人海的功勞,至今仍被舉其為神。林一峰為舞台劇製作過翻唱陳百強的專輯,曰《一期一會》,找來盧凱彤及趙學而等,把陳百強的經典注入較複雜的處理,亦令人心動難忘。



手法決定一切對新人來說,更是殺入廣大市場的快票。上年,新人堆中有一李悅君,翻唱了梅姐的〈夢伴〉,俘虜了不少樂迷的耳朵,亦比她自己的作品更成功讓人留下印象。何為突圍而出?她們用的就是完全不同的處理手法,把瀟灑激昂化為悲傷無力,唱腔恰到好處, 但最重要是阿正(@Rubberband)的編曲。去年新組合C Allstar 也是以重唱起家。以a cappella 或清唱跑遍校園show,觸目的就是這種主流樂壇不多見的無伴奏合唱(只是偶爾有不同歌手在慈善騷作個別表演),彰顯歌喉之餘,也讓人留下印象。去年愈唱愈紅,大家對其實力不容置疑,也就什麼歌曲都支持。今年年頭回歸重唱,選了〈時間之光〉(鄭秀文),深情動人,男聲女唱了本身是side track 的這首,讓樂迷都很受落。

我想說的就是,在重唱的範圍裏,改編手段就是一切。2009 年林敏聰舉行了《好歌.好友演唱會》,各單位翻唱了很多他早年之作,記得當時Mister翻玩了〈打開信箱〉,令人耳前一亮,比他們平時的穩陣曲風突破,這就是再編造詣的彰顯。


可是當重唱變成演唱會外的事,變為電子或新世紀音樂,甚至tune 成超級易入耳版的bossa nova,就如電影經典的翻拍潮一樣(看賀歲片就知道),永遠不怕舊,最重要是橋要新。《二十世紀少年》漫畫裏,主角健次是玩音樂的,他有一句話: 「還以為又作到一首新歌,原來只是封塵在記憶裏的旋律。哈,最好的曲大概都被前人創作了!」既然大家都接受創作範疇是飽和了,歌者或樂迷都不介意消費同一堆材料,哪管只是用作勾起回憶,只要是真正的經典酒釀,搞好瓶子就是(新)創作了。


Related:
許巍的Remix和Remake http://tributeto.blogspot.com/2011/01/remixremake.html 
成功男人背後的音樂 http://tributeto.blogspot.com/2011/06/blog-post_21.html

1 comment:

dosss said...

拜讀大作. 其實我那篇情感平庸化也試過投去星期日明報的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