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An Education以1960年倫敦近郊作背景,原聲歌曲貫徹電影主題,可以說是值得獲很高評價的電影配樂——選曲和敘事配合得天衣無縫,不造作但挪用得極致。絕不限是互相利用。 電 影講述十六歲的女主角,因邂逅三十多歲的男人,已得到截然不同的眼界,也就是不一樣的教育。傳統學校教育、追求入讀名牌大學的理想,與有錢給她物質和文化 視野的男人、和做他妻子的另一種未來形成先後對比。男主角David以金錢為她買來的文化藝術經驗,也與她在學校得到的互為矛盾。她作為女孩和女人之間的 階段,也正是六十年代baby boomers解放前後的代表。於是音樂不單是那一代baby boomer的「飲歌」,更成為她獲啟蒙的象徵。 英 倫近郊,本身就有着偏離中心的意義,歌曲雖多是舊曲,但不用較典型的做法——不以當時反映青年偏鋒的R & B或搖滾,而是找來soul jazz:Tell The Truth (Ray Charles)、Sweet Nothin's (Brenda Lee)、Comin' Home Baby (Mel Torme)等,伴着Jenny接觸社會、受到衝擊的過程。用上這麼詩意的表現手法,也大概與她本身的品味有關——渴望長大、接受啟蒙的她熱愛法國文化, 對其奔放及自由充滿幻想。故Juliette Greco的歌曲也來得恰到好處,在電影裏更是必要之作。第一次Sous Le Ciel De Paris的出現,是Jenny巧遇David之後,回房間開大音響邊聽邊唱,爸爸立刻拍門,說那不是「課程」的一部分 (Jenny父母望子成龍,要她一定要考好高考),要她停止聆聽。這首歌成為父母原本期望的障礙。第二次Sur Les Quais Du Vieux Paris則是Jenny與David一起後,他歷史性地帶她到夢寐以求的巴黎,而此時Jenny的父母已完全接受David,並為她和他一起而沾沾自 喜,父母的期望一百八十度改變。至於女主角,Juliette兩首巴黎之曲緊扣着她的夢想——不只是法國文化,更是David作為視野及愛情的第一扇門。 到 最後,Jenny發現一切都是謊言。她努力回到校園,重返原本的理想,全都變為純音樂。直到最後一首片尾曲,是Duffy的Smoke Without Fire。每一句都是為Jenny而唱,「You never loved me you were never true. There's no smoke without fire, baby, baby you're a liar. 」音樂、歌詞重新成為Jenny的一部分,但意義大不如前,不再是關於夢想、愛情、美麗大世界,而是被騙的感情、永不磨滅的傷口,從此她平實地繼續活下 去。 |
失憶
-
(謝謝以下微博人的截圖)
在《掟上今日子的備忘錄》裡,女的只有一天的回憶,叫暗戀她的男主角很苦惱。(但最後當然化成浪漫橋段啦,如上圖)
我起初覺得超。級。浪漫好不好!!!
我以為自己代入女主角那被默默愛著守護著的感覺,
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實是與男主角共振了!
我對「對話」很深印象,無聊的尤甚
(電影裡的對話,即..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